市县动态

达州市达川区供销社深入大桥村开展帮扶调研工作

  • 时间:2015-10-23

  • 浏览:214

  • 来源:达川区供销社

  • 作者:杨绣曲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近日,达州市达川区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罗平益同志带领区供销社领导班子相关成员前往大风乡大桥村调研,指导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  

  大桥村辖12个社,456户,耕地面积746亩,村党支部设12个党小组,41名党员,总人口1495人,该村工作在全区处于后进村位次。  

  罗平益主任一行实地走访,与村支两委干部座谈了解该村存在的问题,一是该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外出务工和粮食作物,产业发展单一;二是村集体经济匮乏,外债较多;三是班子结构老化,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还欠缺;四是在家壮劳力少,在产业发展上又缺乏技术上的指导;五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山坪塘还未整治。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改变后进村的面貌,罗主任指出:供销社的宗旨就是为“三农”服务,我们一定会履行好这一社会职责,完成好组织交予的任务。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精心指导,与大风乡党委政府一道对后进村转化给予全程指导,机关党委书记潘明霞为第一责任人,区供销社下派大桥村的第一书记杨绣曲同志抓具体工作落实,特别是第一书记要在后进村转化上狠下功夫、勇挑担子、虑心学习、争当先进。二是精心帮扶,区供销社将在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并结合区供销社实际工作出发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涉农项目、调整大桥村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多渠道路子。三是精心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干部的教育力度,动员思想文化素质较高的年青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有意识的培养他们,使他们能成为大桥村未来发展的领头人,逐步改变大桥村班子结构严重老化的问题,实现老、中、青三结合的村支两委班子队伍。  

  调研结束后,罗平益主任就区供销社目前所开展的大田托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工作与大风乡党委班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